2014年自考《中國文學概論》重點筆記: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主體內容
第二節(jié) 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主體內容
1、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主體內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剛健有為、貴和尚中。
2、中西文化的基本差異之一就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主張?zhí)炫c人、天道與人道、天性與人性是相類相通的,可以達到統(tǒng)一;不象西方文化強調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
3、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作為一種思想觀念,遠在先秦時期就已提出;但作為明確命題,則是由北宋著名哲學家張載最先提出來的。西周時期,主張?zhí)焓怯幸庵镜娜烁裆瘢烊岁P系就是神人關系,這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莊子提出了人與自然在本質上是統(tǒng)一的觀點,有著深刻的合理性;《易傳文言》提出了著名的“與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發(fā)展到漢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論,主張“人副天數(shù)”,當然這是牽強附會的謬說;兩宋時期,天人合一思想發(fā)展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文化思潮。張載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太虛之氣,人與天地萬物都是由氣構成的,氣是天人合一的基礎。實際上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界統(tǒng)一于物質性的氣。
4、天人合一思想的實際是關于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問題,或者說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統(tǒng)一問題。它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于主客體之間、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guī)律性之間關系的辯證思考。
5、天人合一思想對現(xiàn)代社會的深刻啟示。
6、以人為本,就是指以人為考慮一切問題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間,以人為中心;在人與神之間,以人為中心。
7、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調是:人為萬物之靈,天地之間人為貴。
8、人本思想的社會功能:它不僅有助于人們合理地對待人與神的關系,增強人的主體意識,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學。
9、宋明理學中有三個主要派別,即張載的氣本論,朱熹的理本論和王陽明的心本論,三者都否認鬼神的存在。
10、宋明理學宣揚的道德的人本主義,其重要表現(xiàn)是把人放在一定的倫理政治關系中來考察,把人個價值的實現(xiàn),個體道德精神界的升華,寄托于整體關系的良性互動。這一思想對人的精神的開放,對于個體道德自我建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1、與近代西方資產階級人本主義相區(qū)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本主義明顯重人倫輕自然,重群體輕個體,只強調個人義務和道德人格的獨立性,而不重視個人的權利和自由,這是一種落后。
12、剛健有為思想是人們處理天人關系和各種人際關系的總原則,是中國人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的最集中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
13、剛健有為的思想由孔子提出,他十分重視“剛”的品德,強調人有要堅定性,知識分子有要責任感和奮斗精神。
14、《易傳》對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經典性的表述。它強調剛健的同時要文明,要中正,防止主觀盲動等片面性。
15、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柔靜無為之說,如老莊思想、宋儒思想,但沒有占上風,只是作為剛健有為思想的補充。
16、堅持獨立人格的思想是剛健自強思想的重要表現(xiàn)。
17、貴和尚中即貴和諧,尚中道,這一基本精神在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fā)展過程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18、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別之一就是中國文化重和諧統(tǒng)一,西方文化重分別和對抗。
19、和而不同,有容乃大。
20、《易傳》高度贊美并極力提倡和諧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觀念。
21、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十分重視宇宙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22、“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即不過度,也不要不及;此外,中也指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既不“狂”,也不“狷”。
更多自考動態(tài)請您持續(xù)關注環(huán)球網(wǎng)校自考頻道!
最新資訊
- 考前必背!自學考試《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論述題高頻考點2024-10-19
- 自考報考策略:科學搭配科目,加速畢業(yè)進程2024-07-20
- 2025年考研考生五一假期,英語科目應該如何復習?2024-05-03
- 備考指南!2024年4月自學考試考前要做哪些準備?2024-03-31
- 考前備考沖刺!自考如何一次就過?2024-03-30
- 考點匯總:《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論述題2024-03-25
- 備考資料:《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簡答題考點匯總2024-03-25
- 自考可以從哪些維度進行備考?2024-02-17
- @自考生,這里有備考技巧2024-02-17
- 自學考試備考復習方法!建議收藏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