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中級金融實務》精講筆記:第七章
點擊查看:2013年經濟師考前直播公開課免費獲取過關秘籍 ※ 2013年經濟師考試報名進行時
第七章 貨幣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節(jié) 貨幣需求
一、貨幣需求概述
貨幣需求是指經濟主體對執(zhí)行流通手段和價值貯藏手段的貨幣的需求。
貨幣需求發(fā)端于商品交換,隨商品經濟及信用化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在產品經濟條件下,貨幣需求強度較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公眾的貨幣需求強度較高。
二、貨幣需求理論(理論模型)
貨幣需求理論主要分析經濟中哪些因素會影響到社會各個部門的貨幣需求量,這些因素又是如何對社會各個部門的貨幣需求產生影響的。
(一)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
馬克思關于流通中貨幣量的分析,后人多用“貨幣必要量”的概念來表述。基本公式是:
這一規(guī)律可用符號表示為: 式中,P是商品價格,T是商品交易量,V是貨幣流通的平均速度,是貨幣需求量。公式表明:貨幣量取決于價格的水平、進入流通的商品數(shù)量和貨幣的流通速度這幾個因素。
馬克思揭示的貨幣必要量規(guī)律,是以他的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該理論的前提條件是:
(1) 黃金是貨幣商品,以及完全的金流通。
(2) 商品價格總額是既定的。商品價格并非取決于流通過程,而是取決于生產過程。
(3) 這里考察的只是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量,而沒有考察與整個再生產過程密切相聯(lián)系的儲蓄、投資、資本運動等引起的貨幣需求,甚至連同商品交易有關的信用交易、轉賬結算也排除在外。
【例題?單選題】馬克思貨幣必要量規(guī)律的理論基礎是( )。
A.勞動價值論
B.剩余價值論
C.貨幣金屬論
D.貨幣數(shù)量論
【答案】A
【解析】馬克思揭示的貨幣必要量規(guī)律,是以勞動價值論為理論基礎的。故此,選A。
(二)貨幣數(shù)量論的貨幣需求理論
1.費雪方程式
歐文?費雪(Fisher)于1911出版的《貨幣的購買力》一書,是貨幣數(shù)量論的代表作。在該書中,費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被稱為費雪方程式,即:
MV=PY
其中M是總貨幣存量,P是價格水平,Y為各類商品的交易數(shù)量,V是貨幣流通速度,它代表了單位時間內貨幣的平均周轉次數(shù)。該方程式表明,名義收入等于貨幣存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積。
上式還可以表示為:
這一方程式表明,物價水平的變動與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的變動和貨幣的流通速度變動成正比,而與商品交易量的變動呈反比。
2.劍橋方程式
劍橋學派認為處于經濟體系中的個人對貨幣的需求實質是選擇以怎樣的方式保持自己資產的問題。每個人持有多少貨幣,有種種原因,但在名義貨幣需求與名義收入之間總是保持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比例關系:因此有:
Md=kPY
式中Md為名義貨幣需求,Y代表總收入,P代表價格水平,k為以貨幣形式保存的財富占名義總收入的比例。
3.兩個方程式的比較
費雪方程式和劍橋方程式是兩個意義大體相同的模型,但存在顯著的差異:
比較 |
費雪方程式 |
劍橋方程式 |
對貨幣需求分析的側重點1 |
強調貨幣的交易手段功能 |
側重貨幣作為一種資產的功能 |
對貨幣需求分析的側重點2 |
重視貨幣支出的數(shù)量和速度――現(xiàn)金交易說 |
從用貨幣形式保有資產存量的角度考慮貨幣需求,重視存量占收入的比例――現(xiàn)金余額說 |
貨幣需求決定因素 |
從宏觀角度用貨幣數(shù)量的變動來解釋價格 |
從微觀角度分析人們對于保有貨幣的滿足程度問題 |
【例題?單選題】費雪認為,從長期看,物價水平變動與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的變動和貨幣的流通速度變動成()。
A.正比
B.反比
C.無關
D.平方
【答案】A
【解析】費雪認為,從長期看,物價水平變動與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的變動和貨幣的流通速度變動成正比。
(三)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凱恩斯用流動性偏好解釋人們持有貨幣的需求。
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行為是由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等三種動機決定的。
凱恩斯主義把可用于儲蓄財富的資產分為貨幣與債券,把人們持有貨幣的三個動機劃分為兩類需求。一是消費動機與預防動機構成對消費品的需求,人們對消費品的需求取決于“邊際消費傾向”,即消費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率;二是投機動機構成對投資品的需求,人們對投資品的需求取決于“資本邊際效率”,而“資本邊際效率”主要由利率水平決定。
凱恩斯主義提出了自己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由于利息是人們在一定時期放棄手中貨幣流動性的報酬,所以利率不能過低,否則人們寧愿持有貨幣而不再儲蓄,這種情況被稱為“流動性偏好陷阱”。
此時,由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將是無限的。
【例題1?單選題】凱恩斯認為,投機性貨幣需求受未來( )。
A.利率水平影響
B.收入不穩(wěn)定性影響
C.證券行市不穩(wěn)定影響
D.國家政策的影響
【答案】A
【解析】凱恩斯認為投機動機構成對投資品的需求,主要由利率水平決定:利率低,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大;利率高,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小。故此,選A。
【例題2?多選題】(2011真題)根據(jù)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包括( )。
A.預防動機
B.保薦動機
C.交易動機
D.投機動機
E.避險動機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凱恩斯貨幣需求函數(shù)的相關理論。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行為是由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三種動機決定的。
【例題3?多選題】凱恩斯把人們持有貨幣的三個動機劃分為兩類需求,即( )。
A.對消費品的需求
B.對投資品的需求
C.對奢侈品的需求
D.對保險品的需求
E.對資本品的需求
【答案】AB
【解析】凱恩斯主義把人們持有貨幣的三個動機劃分為兩類需求:一是消費動機與預防動機構成對消費品的需求;二是投機動機構成對投資品的需求。故此,選AB。
【例題4?單選題】(2011真題)凱恩斯認為,當利率極低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是無限的,并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A.現(xiàn)金偏好
B.貨幣幻覺
C.流動性過剩
D.流動性偏好陷阱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凱恩斯貨幣需求函數(shù)相關理論。凱恩斯認為,在利率極高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等于零,而當利率極低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將是無限的。也就是說,由于利息是人們在一定時期放棄手中貨幣流動性的報酬,所以利率不能過低,否則人們寧愿持有貨幣而不再儲蓄,這種情況被稱為“流動性偏好陷阱”。
(四)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1.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吸收了劍橋方程和凱恩斯主義的思想,被譽為當代貨幣主義。
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因素是相當復雜的,人們的資產選擇范圍非常廣泛。
基于上述認識,弗里德曼提出了自己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模型: 式中為名義貨幣需求,為實際貨幣需求量。f為函數(shù)符號,為恒常收入,W為人力資本占非人力資本比率,為存款利率,為預期公債收益率,為預期股票收益率,為預期物價變動率,u為其它隨機變量,P為一般物價水平。
2.影響貨幣需求量的因素分析
弗里德曼不僅關心名義貨幣需求量,而且特別關心實際貨幣需求量。在影響貨幣需求量的諸多因素中,弗里德曼把它們劃分為三組。
第一組,恒常收入Yp和財富結構W。第一組因素與貨幣需求量呈同方向變化。
第二組,各種資產的預期收益和機會成本。它包括和四項。 同貨幣需求量呈反方向變化。
第三組,各種隨機變量u。它包括社會富裕程度,取得信貸的難易程度,社會支付體系的狀況等等。
3.弗里德曼貨幣需求函數(shù)與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的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
(1)二者強調的側重點不同。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非常重視利率的主導作用。凱恩斯認為,利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就業(yè)和國民收入的變動,最終必然影響貨幣需求量。而弗里德曼則強調恒常收入對貨幣需求量的重要影響,認為利率對貨幣需求量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2)由于上述分歧,導致凱恩斯主義與貨幣主義在貨幣政策傳導變量(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上產生分歧。 凱恩斯主義認為應是利率,貨幣主義堅持是貨幣供應量。
(3)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量受未來利率不確定性的影響,因而不穩(wěn)定,貨幣政策應“相機行事”。而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量是穩(wěn)定的,可以預測的,因而“單一規(guī)則”可行。
【例題1?單選題】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量是穩(wěn)定的,可以預測的,因此,貨幣政策應( )。
A.“相機行事”
B.重在調整利率
C.實行“單一規(guī)則”
D.“走走停停”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弗里德曼需求函數(shù)的相關理論。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量是穩(wěn)定的,可以預測的,因此,“單一規(guī)則”可行。
【例題2?多選題】弗里德曼把影響貨幣需求量的諸因素劃分為以下幾組( )。
A.各種金融資產
B.恒常收入與財富結構
C.各種資產預期收益和機會成本
D.各種隨機變量
E.各種有價證券
【答案】BCD
【解析】在影響貨幣需求量的諸多因素中,弗里德曼把它們劃分為三組:第一組,恒常收入Yp和財富結構W;第二組,各種資產的預期收益和機會成本;第三組,各種隨機變量u。
第二節(jié) 貨幣供給
一、貨幣供給與貨幣供應量的涵義
貨幣供給是相對于貨幣需求而言的,它包括貨幣供給行為(動詞)和貨幣供給量(名詞)兩大內容。
二、貨幣層次的劃分
西方學者在長期研究中,一直主張把“流動性”原則作為劃分貨幣層次的主要依據(jù)。所謂流動性是指某種金融資產轉化為現(xiàn)金或現(xiàn)實購買力的能力?!傲鲃有浴焙玫慕鹑谫Y產,價格穩(wěn)定,還原性強,可隨時在金融市場上轉讓、出售。
(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劃分的貨幣層次
一般把貨幣劃分為三個層次:
=流通于銀行體系之外的現(xiàn)金
= +活期存款(包括郵政匯劃制度或國庫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儲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債券(包括國庫券)
(二)我國的貨幣層次劃分
我國對外公布的貨幣供應量為三個層次:
一是 =流通中現(xiàn)金
二是狹義的貨幣供應量: =+單位活期存款
三是廣義的貨幣供應量: =+個人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
=+商業(yè)票據(jù)+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我國目前只測算和公布、和的貨幣供應量,只測算不公布。
三、貨幣供給機制
(一)貨幣供給過程
1.貨幣供給的決定
現(xiàn)代信用制度下貨幣供應量的決定因素主要有兩個: 基礎貨幣(B)與貨幣乘數(shù)(m)。。
貨幣供給與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shù)成正比。
2.基礎貨幣的決定
(1)基礎貨幣的構成
基礎貨幣又稱高能貨幣、強力貨幣或貨幣基礎,是非銀行公眾所持有的通貨(C)與銀行的存款準備金(R)之和。弗里德曼和施瓦茲認為,高能貨幣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能隨時轉化為存款準備金,
不具備這一特征就不是高能貨幣。
B=C+R
基礎貨幣量一般用B表示:其中,存款準備金包括商業(yè)銀行持有的庫存現(xiàn)金、在中央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一般用R表示;流通中的通貨等于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發(fā)行,一般用C表示?;A貨幣的表達式:B=C+R=流通中的通貨+存款準備金,而R又包括活期存款準備金,定期存款準備金,以及超額準備金。所以,全部基礎貨幣方程式可表示為:B=C+++。
(2)貨幣存量(供應量)的影響因素
基礎貨幣量、銀行存款與其準備金的比例、存款與通貨的比率都會引起貨幣存量的同方向變化。這三個因素是由公眾、銀行、貨幣當局三個經濟主體的行為分別決定的。
(3)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
基礎貨幣的構成雖然比較復雜,但都是由中央銀行的資產業(yè)務創(chuàng)造的,可以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包括: (1)對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再貸款;(2)收購金、銀、外匯等儲備資產投放的貨幣;(3)購買政府部門(財政部)的債券。
如果中央銀行能夠有效控制基礎貨幣B的投放量,那么,控制貨幣供應量的關鍵,就在于中央銀行能否準確測定和調控貨幣乘數(shù)。
3.貨幣乘數(shù)
(1)貨幣乘數(shù)的確定
貨幣乘數(shù)m是貨幣供應量同基礎貨幣B的比率。亦即每一基礎貨幣的變動所引起的貨幣供應量的倍增或倍減。所以,凡是影響基礎貨幣B的因素,都是影響貨幣乘數(shù)m的因素。因而,我們可以利用基礎貨幣總公式,推導出貨幣乘數(shù)m。
如果用代表貨幣供給,用B代表基礎貨幣,m代表貨幣乘數(shù),則可得出下列公式:
MS=m?B或m=MS/B
設:提現(xiàn)率h,活期存款準備率r,超額準備率e,定期存款準備率t,以及定期存款Dt與活期存款Dd的比率s。
式中,即為基礎貨幣擴張為商業(yè)銀行活期存款的倍數(shù)。令其為m,即:
可以看出,提現(xiàn)率h,活期存款準備率r,超額準備率e,定期存款準備率t,以及定期存款Dt與活期存款Dd的率s的提高,會降低貨幣乘數(shù)。
(2)不同層次的貨幣量對基礎貨幣的乘數(shù)(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劃分為例)
?、?IMG height=16 alt="" src="http://www.233.com/NewsFiles/2012-12/20/1036251742.png" width=19>對基礎貨幣的乘數(shù)
式中,就是對基礎貨幣B的乘數(shù),令其為,即:
?、?IMG height=16 alt="" src="http://www.233.com/NewsFiles/2012-12/20/1036185570.png" width=19>對基礎貨幣的乘數(shù)
式中, 即為對基礎貨幣B的乘數(shù)。令其為,即:
?、?IMG height=16 alt="" src="http://www.233.com/NewsFiles/2012-12/20/1036306617.png" width=19>對基礎貨幣的乘數(shù)
式中, 即為對基礎貨幣B的乘數(shù)。令其為,即:
中央銀行不但可以通過貼現(xiàn)政策、公開市場業(yè)務、法定準備率政策等手段有效調控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shù),改變貨幣供應量,而且還可以利用差別利率等政策,調節(jié)或改變貨幣量在各個層次的分布結構,借以調控貨幣供應量及其結構,實現(xiàn)貨幣流通正?;?。
【例題1?單選題】在中央銀行體制下,貨幣供應量等于( )。
A.原始存款與貨幣乘數(shù)之積
B.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shù)之積
C.派生存款與原始存款之積
D.基礎貨幣與原始存款之積
【答案】B
【解析】如果用代表貨幣供給,用B代表基礎貨幣,m代表貨幣乘數(shù),則可得出以下公式:MS=m?B,所以正確答案為B。
【例2?單選題】根據(jù)貨幣供給機制,貨幣供應量等于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shù)的( )。
A.和
B.乘積
C.差額
D.商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供應量的計算公式。貨幣供應量(Ms)=基礎貨幣(B)×貨幣乘數(shù)(m)。
【例3?單選題】商業(yè)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加流通中的現(xiàn)金等于( )。
A.基礎貨幣
B.庫存現(xiàn)金
C.法定存款準備金
D.超額準備金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基礎貨幣的表達式?;A貨幣的表達式:B=C+R=流通中的通貨+存款準備金。
(二)影響貨幣供應量的因素
貨幣供應量并不能由中央銀行絕對加以控制。從影響貨幣乘數(shù)的諸因素分析:
?、僦醒脬y行決定r(活期存款準備率)和t(定期存款準備率)?;钇诖婵顪蕚渎屎投ㄆ诖婵顪蕚渎适茇泿耪叩挠绊?
②商業(yè)銀行決定e(超額準備率)。商業(yè)銀行保存多少超額準備,取決于保留超額準備的機會成本、借入資金的成本以及融通資金的方便程度等;
③社會大眾決定c(h,提現(xiàn)率)和s(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比率)。影響c、s的主要因素一是收入水平,二是各種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
貨幣當局資產負債簡表
資產 |
負債 |
Aa對金融機構貸款 Ab購買財政債券 Ac金銀外匯占款 |
La金融機構存款(法定準備金、超額準備金) Lb財政性存款 Lc自有資金和當年結余 M0貨幣流通量 |
合計 |
合計 |
M0=(Aa-La)+(Ab-La)+(Ac-Lc)
影響基礎貨幣量的主要因素有三個方面:
(1) A a-La為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凈額或各金融機構存款凈值。它主要受商業(yè)銀行信貸收支狀況的影響。
(2)Ab-Lb,其差額反映財政凈赤字或凈結余。若Ab>Lb,基礎貨幣供應量增加,若Ab< p>
(3)Ac-Lc,其差額主要反映官方儲備的增加或減少。官方儲備增加,基礎貨幣供應量增加,反之則減少。它的變動主要受國際收支狀況影響。
1.商業(yè)銀行的信貸規(guī)模與貨幣供應量
目前國有商業(yè)銀行資金緊張,迫使人民銀行突破信貸總量、擴大基礎貨幣供應量的現(xiàn)象還時有發(fā)生。
2.財政收支與貨幣供應量
國家財政收支引起銀行信貸相應收支,不同財政收支狀況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不同。
?、儇斦罩胶鈱ω泿殴繘]有影響。
?、谪斦Y余,貨幣供應量的總量收縮效應大于其總量擴張效應,引起貨幣供應總量減少。
?、圬斦嘧謱ω泿殴康挠绊懼饕Q于財政赤字的彌補辦法。
A.向銀行借款或透支――銀行信貸資金運用規(guī)模擴大――貨幣供應量相應增加――導致通脹。
B.發(fā)行國債彌補財政政策――國債購買人不同,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也不同:
居民、企業(yè)用閑置資金購買――貨幣供應量不變;
銀行用信貸資金購買國債,或企業(yè)單位購買國債擠占了銀行信貸資金――增加貨幣供應量。
3.黃金外匯儲備與貨幣供應量
(1)在一定時期內,黃金收購量大于銷售量,黃金儲備增加,中央銀行投入的基礎貨幣增加;相反,黃金銷售量大于收購量,黃金儲備減少,中央銀行收回基礎貨幣,使貨幣供應量減少。
(2)外匯儲備增減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狀況。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如果是順差,則增加外匯儲備,中央銀行增加基礎貨幣投放,貨幣供應量擴張;反之,國際收支如果是逆差,則減少外匯儲備,中央銀行收回基礎貨幣,貨幣供應量縮減。
【例題1?單選題】財政出現(xiàn)赤字,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如何主要取決于( )。
A.赤字的多少
B.彌補赤字的時間
C.彌補赤字的地點
D.彌補赤字的辦法
【答案】D
【解析】財政赤字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主要取決于財政赤字的彌補辦法。所以正確答案為D。
【例題2?多選題】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有( )。
A.對金融機構貸款
B.收購金、銀、外匯
C.購買政府債券
D.對工商企業(yè)貸款
E.對個人貸款
【答案】ABC
【解析】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包括:(1)對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再貸款;(2)收購金、銀、外匯等儲備資產投放的貨幣;(3)購買政府部門(財政部)的債券。所以正確答案為ABC。
第三節(jié) 貨幣均衡
一、貨幣均衡的含義
(一)IS曲線與貨幣均衡
IS曲線上的點表示商品市場上總產出等于總需求量,故IS曲線上的點表示商品市場達到均衡的狀態(tài)。
儲蓄(S)構成資本的供給,投資(I)構成資本的需求。由于儲蓄是收入(Y)的增函數(shù),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shù)。所以,IS曲線表示在不同的利率與收入水平組合下,商品市場均衡(S=I)點的軌跡。即:
S(Y)=I(i)Y=f(i)
曲線上的點表示:
?、偬幱贗S曲線上的任何點位都表示I=S,產品市場達到宏觀均衡,偏離IS曲線的任何點位都表示沒有實現(xiàn)均衡;
?、诰獾目偖a出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反向變化的關系,即利率提高時總產出水平趨于減少,利率降低時總產出水平趨于增加。
對于給定的利率水平,IS曲線表明為使商品市場達到均衡總產出必須達到的水平。如果經濟活動位于IS曲線右邊的區(qū)域,說明存在超額的商品供給。這種商品的超額供應會導致非計劃的存貨增加,促使企業(yè)減少生產,這又使產出下降到IS曲線上。如果經濟活動位于IS曲線左邊的區(qū)域,則說明存在超額的商品需求。超額需求導致存貨非計劃的減少,促使企業(yè)增加生產,這又使產出回升至IS曲線上。
以上分析表明,產出有向滿足經濟均衡條件的IS曲線上各點靠近的趨勢。
(二)LM曲線與貨幣市場均衡
貨幣均衡(貨幣市場的均衡)要求貨幣的供求相等,即 L=M 。
LM曲線上的點表示貨幣需求量(L)等于貨幣供應量(M),故LM曲線上的點表示貨幣
市場達到均衡的狀態(tài)。
根據(jù)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貨幣需求L取決于Y(總產出)和利率i,并且,貨幣需
求與總產出正相關與利率負相關。所以,LM曲線表示在不同的利率與收入水平組合下,貨
幣均衡(L=M)點的軌跡。即:
L(Y,i)=MY=k(i)
在貨幣市場上,位于LM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超額貨幣需求);位于LM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超額貨幣供給);只有位于LM曲線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才是貨幣需求等于貨幣供給的均衡組合。
利率有向滿足貨幣均衡條件的LM曲線上各點靠近的趨勢。
(三)IS-LM曲線與兩大市場的同時均衡
從理論上說,E點決定了兩個市場同時均衡(S=I,L=M)時的利率水平與國民收入水平。
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如果加入國際收支(BP)的內容,就發(fā)展成了IS-LM-BP模型。這是分析開放經濟條件下國內外經濟均衡的一個重要經濟模型,凡能影響匯率的因素(利率、實際國民收入、價格水平)都會使得BP曲線移動。 如果三線交于一點,表明國內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三個市場都處于均衡。
二、貨幣均衡的實現(xiàn)條件及標志
(一)貨幣均衡實現(xiàn)的條件
?、儇泿庞囝~的實際需求由實際收入 和利率 決定;②貨幣均衡要求貨幣需求=貨幣供給。即:
上式中,如果我們假定Ms和P是已知的,那么,貨幣能否均衡就取決于國民收入Y和利率r這兩個重要條件。
1.國民收入等于國民支出
國民收入等于國民支出,國民收入沒有超額分配現(xiàn)象,則貨幣均衡能夠實現(xiàn)。否則,財政超額分配,即財政赤字,并發(fā)行貨幣彌補;銀行超額分配,即信用膨脹,則會導致貨幣供給>貨幣需求,通貨膨脹。
2.利率水平達到均衡狀態(tài)
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貨幣供求的條件決定的,是指在貨幣供給水平既定的條件下,貨幣需求正好等于貨幣供給時的利息率。一方面,貨幣供不應求,利率上升;貨幣供過于求,利率下降。另一方面,通過調節(jié)利率可以調節(jié)貨幣供求,從而使貨幣供求達到均衡(貨幣供給>貨幣需求,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資、增加國民收入、增加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貨幣需求,提高利率可以減少投資、減少貨幣需求)。
(二)貨幣均衡的標志
在市場經濟制度下, 物價變動率是衡量貨幣是否均衡的主要標志。
在體制轉軌時期,對物價實行國家定價的商品正在逐步減少,實行自由定價的逐漸擴大。在這種情況下,當貨幣供應量超過貨幣需求量時,一部分表現(xiàn)為物價上漲,而另一部分又表現(xiàn)為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前一種表現(xiàn)逐漸處于主導地位。
【例題1?單選題】在市場經濟制度下,( )是衡量貨幣是否均衡的主要標志。
A.物價變動率
B.貨幣流通速度變化率
C.貨幣流通速度與物價指數(shù)結合
D.貨幣發(fā)行速度
【答案】A
【解析】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物價變動率是衡量貨幣是否均衡的主要標志。因此,正確答案為A。
三、貨幣均衡的實現(xiàn)機制
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xiàn)有賴于三個條件,即 ①健全的利率機制;②發(fā)達的金融市場;③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不僅是貨幣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號,而且對貨幣供求具有明顯的調節(jié)功能。因此,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最主要的實現(xiàn)機制是利率機制,貨幣均衡可以通過利率機制的作用而實現(xiàn)。
就貨幣供給而言,當市場利率升高時,一方面社會公眾因持有貨幣機會成本加大而減少現(xiàn)金提取,這樣現(xiàn)金比率h縮小,貨幣乘數(shù)加大,貨幣供給增加;另一方面,銀行因貸款收益增加而減少超額準備金來擴大貸款規(guī)模,這樣超額準備金率e下降,乘數(shù)變大,貨幣供給增加。所以, 利率與貨幣供給量之間存在同向變動關系。
就貨幣需求而言,當市場利率升高時,人們的持幣機會成本加大,必然導致人們對金融生息資產需求的增加和對貨幣需求的減少,所以, 利率與貨幣需求量之間存在反向變動關系。
當貨幣市場上出現(xiàn)均衡利率水平時,貨幣供求相同。
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 貨幣均衡最主要的實現(xiàn)機制是利率機制。除利率機制外,還有發(fā)達的金融市場以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例2?多選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前提條件是( )。
A.穩(wěn)定的物價水平
B.足額的國際儲備
C.健全的利率機制
D.發(fā)達的金融市場
E.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答案】CDE
【解析】本題考查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前提條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xiàn)有賴于三個條件,即健全的利率機制、發(fā)達的金融市場以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jié)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yè)》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