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藥士/師/主管中藥師 > 中藥士/師/主管中藥師備考資料 > 2015年初級中藥師考試復習講義-方劑學(第十五單元)

2015年初級中藥師考試復習講義-方劑學(第十五單元)

更新時間:2014-09-05 09:41:24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中藥士/師/主管中藥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15年初級中藥師考試復習講義-方劑學(第十五單元),環(huán)球網(wǎng)校醫(yī)學網(wǎng)搜集整理供考生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5年初級中藥師考試復習講義-方劑學(第十五單元),環(huán)球網(wǎng)校醫(yī)學考試網(wǎng)搜集整理供考生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十五單元 治燥劑

  一、概述

  1.治燥劑的適用范圍

  凡以輕宣辛散或甘涼滋潤藥為主組成,具有輕宣外燥或滋陰潤燥等作用,治療燥證的方劑,統(tǒng)稱治燥劑。

  治燥劑用治燥證。燥證有外燥與內(nèi)燥之分。外燥指感受秋令燥邪所發(fā)生的病證,其病常始于肺衛(wèi)。由于秋令氣候溫涼有異,因而外燥又有涼燥、溫燥之分。內(nèi)燥是屬于臟腑津虧液耗所致的病證,發(fā)病部位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別。燥在上者,多責之于肺,癥見干咳、少痰、咽燥、咯血;燥在中者,多責之于胃,癥見肌肉消瘦、干嘔食少;燥在下者,多責之于腎,癥見消渴或津枯便秘等。

  2.治燥劑的應用注意事項

  (1)要分清外燥和內(nèi)燥,外燥又須分清是溫燥還是涼燥,認證清楚,治法用方才能合拍。但外燥、內(nèi)燥又常相互影響。如外感溫燥,不但有發(fā)熱,頭痛等表證;也有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等上燥證,治療時多以輕宣燥熱與涼潤肺金并用。又如津傷肺燥,出現(xiàn)咽喉燥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等上燥證,每與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有關(guān),治宜養(yǎng)陰潤肺。金水并調(diào)。

  (2)燥邪最易化熱,傷津耗氣,故治燥劑除以輕宣或滋潤藥物為主外,有時還須酌情配伍清熱瀉火或生津益氣之品,而辛香耗津、苦寒化燥之品,則非燥病所宜。甘涼滋潤藥物易于助濕滯氣,脾虛便溏或素體濕盛者忌用。

  二、輕宣外燥

  杏蘇散

  【方源】 《溫病條辨》

  【組成】 蘇葉(9g) 杏仁(9g) 桔梗(6g) 枳殼(6g) 前胡(9g) 半夏(9g) 茯苓(9g) 陳皮(6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棗(3枚)

  【用法】 水煎溫服。

  【功用】 輕宣涼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涼燥證。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脈弦。

  清燥救肺湯

  【方源】 《醫(yī)門法律》

  【組成】 桑葉三錢(9g) 石膏二錢五分(8g) 甘草一錢(3g) 人參七分(2g)胡麻仁一錢(3g) 真阿膠八分(3g) 麥門冬一錢二分(4g) 杏仁七分(2g) 枇杷葉一片(3g)

  【用法】 水煎,頻頻熱服。

  【功用】清燥潤肺,養(yǎng)陰益氣。

  【主治】溫燥傷肺,氣陰兩傷證。頭痛身熱,干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煩口渴,胸滿脅痛,舌干少苔,脈虛大而數(shù)。

  三、滋陰潤燥

  麥門冬湯

  【方源】 《金匱要略》

  【組成】 麥門冬七升(42g) 半夏一升(6g) 人參三兩(9g) 甘草二兩(6g)粳米三合(3g) 大棗十二枚(4枚)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養(yǎng)肺胃,降逆下氣。

  【主治】

  1.虛熱肺痿??人詺獯屎聿焕?,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

  2.胃陰不足證。嘔吐,納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

  【配伍意義】 本方證由肺胃陰虧,虛火上炎,氣機逆上所致。治宜潤肺益胃,降逆下氣。方中重用麥門冬甘寒清潤,入肺胃兩經(jīng),養(yǎng)陰生津,滋液潤燥,以清虛熱,為君藥。臣以人參益氣生津。佐以甘草、粳米、大棗益胃氣,養(yǎng)胃陰,中氣充盛,則津液自能上歸于肺。肺胃氣逆,故又佐以少量半夏降逆下氣,化其痰涎,雖屬辛溫之性,但與大量麥門冬配伍則其燥被制,且麥門冬得半夏則滋而不膩,相反相成。其中甘草并能潤肺利咽,調(diào)和諸藥,以為使。藥僅六味,主從有序,潤降得宜,生胃陰而潤肺燥,下逆氣而止?jié)嵬?,亦為補土生金,虛則補母之法。

  百合固金湯

  【方源】 《慎齋遺書》

  【組成】 生地 熟地 當歸身各三錢(各9g) 麥冬(9g) 百合(12g) 貝母 白芍 桔梗(各6g) 甘草玄參(各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滋養(yǎng)肺腎,止咳化痰。

  【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人詺獯?,痰中帶血,咽喉燥痛,頭暈目眩,午后潮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配伍意義】 本方證由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方中生地、熟地滋陰補腎,涼血止血,共為君藥。百合、麥冬、貝母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同為臣藥。玄參養(yǎng)陰涼血降火,當歸、白芍養(yǎng)血益陰,桔梗祛痰止咳,均為佐藥。甘草和中調(diào)藥,并合桔梗利咽,用為使藥。

  養(yǎng)陰清肺湯

  【方源】 《重樓玉鑰》

  【組成】 大生地二錢(6g) 麥冬一錢二分(9g) 生甘草五分(3g) 元參錢半(9g) 貝母八分(5g) 丹皮八分(5g) 薄荷五分(3g) 炒白芍八分(5g)

  【用法】 水煎服。一般日服1劑,重證可日服2劑。

  【功用】 養(yǎng)陰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白喉之陰虛燥熱證。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并逐漸擴展,病變甚速,咽喉腫痛,初起或發(fā)熱或不發(fā)熱,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聲,似喘非喘,脈數(shù)無力或細數(shù)。

  【配伍意義】 本方為治療白喉,為肺腎陰虛,復感疫毒所致。治宜養(yǎng)陰清肺,兼散疫毒。方中重用生地滋養(yǎng)腎陰,麥冬滋養(yǎng)肺陰,玄參清虛火而解毒,丹皮涼血而消腫,貝母潤肺化痰,白芍滋陰泄熱,少佐薄荷散邪利咽,甘草解毒和藥。

 

編輯推薦:

中藥學專業(yè)衛(wèi)生職稱最新特惠輔導(獨家內(nèi)部資料)

衛(wèi)生資格考試輔導軟件

環(huán)球網(wǎng)校醫(yī)學考試網(wǎng)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wǎng)校醫(y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環(huán)球網(wǎng)校醫(yī)學考試網(wǎng)老師聯(lián)系方式:62126633-6749 專業(yè)老師QQ群:328632537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wǎng)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中藥士/師/主管中藥師資格查詢

中藥士/師/主管中藥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中藥士/師/主管中藥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中藥士/師/主管中藥師各地入口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