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實操課 > 心理咨詢實操課學習教程 > 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虐貓案的背后的反社會人格群體

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虐貓案的背后的反社會人格群體

更新時間:2020-04-30 11:26:33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校 瀏覽277收藏55

心理咨詢實操課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咨詢師實操課頻道小編為心理咨詢師學員整理了“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虐貓案的背后的反社會人格群體”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供廣大心理咨詢師學員了解學習交流之用,詳見下文。

案例1:山東范某慶虐貓案

前段時間因虐貓引發(fā)全網(wǎng)熱議的范某慶,最后只是被退學了,媒體爆出范某慶退學后,仍在繼續(xù)虐貓...

山東范某慶虐貓案

因為范某慶虐貓事件的持續(xù)發(fā)酵,有志愿者臥底虐貓群,看到了觸目驚心的一幕:

虐殺群體聊天記錄
虐殺動物群體聊天記錄

志愿者感覺:“他們并不是為了賺錢,他們好像對這個事情有癮!”

其實這是一群反社會人格群體,一個人對小動物的態(tài)度,完全體現(xiàn)了他對弱者的態(tài)度,一個會粗魯殘暴的對待小動物的人,完全會把這種態(tài)度帶入到人際交往里...

虐殺小動物需要邁過人性的那條線,而當屠刀最終揮向人類同胞時,他們還需要跨過什么嗎?

我們呼吁小動物保護法,是為了不讓惡魔肆無忌憚的成長,最終將施虐的對象,對準小孩,對準老人,對準我們每個人,我們不能讓滋養(yǎng)他們的反社會人格。

說到反社會人格,我們來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叫《The Sociopath Next Door》,作者是哈佛大學醫(y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老師,Martha Stout。查了查中信2010年出了中譯本,叫《小心,無良是一種病》,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這本書中有個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數(shù)字——在美國,反社會人格比例是4%(東亞,包括中國的數(shù)字,遠遠低于這個,后面會談到)。4%是什么概念?一個百人微信群,里面就潛伏著4個;一個班50個人,就分配到2個指標。換言之,每個普通人終其一生,一定會遇到反社會人格。

大家提到反社會人格,通常第一反應(yīng)是連環(huán)殺手。如果這樣聯(lián)想到4%的比例,簡直讓人不寒而栗。還好,作者說,并不是所有反社會人格患者都有“嗜血”這種愛好,同時也不是所有反社會人格患者都有當變態(tài)殺手的智商。所以人群中這4%中間,只有一小部分是連環(huán)殺手。

反社會人格的人關(guān)鍵的還不是他們的行為,而是他們的一個共性——沒有愧疚和后悔的情感,進一步說,沒有“良知”(CONSCIENCE)。

舉個例子,殺人犯有很多種。很多案犯激情殺人,但之后會后悔、會自首,哪怕逃脫在外,會害怕恐懼,看到受害者的孩子遺孀會有內(nèi)疚。但連環(huán)殺手就不會。

反社會人格的人,體會不到高級的情感。書中用了一個實驗。說對實驗對象腦部掃描,普通人在聽到“愛”“責任”這些詞時候,大腦中亮的區(qū)域和聽到“鉛筆”“橡皮”時是不同的。但對反社會人格,大腦中處理“愛”的區(qū)域,和處理“窗簾”的區(qū)域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他們根本沒有“愛”“共情”“道德”“良心發(fā)現(xiàn)”這些功能。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對反社會人格患者,他們唯一能體會到的,是因為即刻的生理痛苦和歡愉而產(chǎn)生的“原始腦”情感。并且,他們能體會到的挫敗和成功都是暫時的,不能持續(xù)的。

反社會人格和兒童虐待形成的“創(chuàng)傷”以及嬰兒期遭受忽視而形成的“情感連接失調(diào)”都不同。后兩者雖然都會有情感連結(jié)的問題,也可能都體會不到“愛”這樣的情感,但是,后兩種病癥的患者也絕做不到像反社會人格那樣假裝正常、八面玲瓏。

對于反社會人格患者,他們雖然體會不到“愛”和其它深層情感,但他們可以像學電腦編程一樣學會怎么和人建立表面連接。這也是為什么,許多連環(huán)殺手在法庭上常常具有迷惑力,看上去溫柔體貼、敏感內(nèi)向以及有幽默感。而有“創(chuàng)傷”和“情感連結(jié)失調(diào)”的患者,如果不經(jīng)過治療,自己是學不會這些的。

“心理創(chuàng)傷”和“情感連結(jié)失調(diào)”都直指家庭養(yǎng)育方式,而反社會人格目前并沒發(fā)現(xiàn)和家庭教育方式有什么聯(lián)系。也就是說,即使你是一個完美的父親或母親,你的孩子仍有可能是反社會人格患者。

那跟什么有關(guān)系呢?作者認為,一半取決于基因,另一半取決于文化。

在作者眼里,美國及西方那套個人主義——將個人需求個人利益無限放大,從某種方面看,是提倡犯罪的文化。而相比較,東方集體主義的國家和地區(qū),像中國和日本,反社會人格的比例要大大地低。以臺灣地區(qū)為例,反社會人格比例只有0.03%到0.14%。

作者花了很大篇幅探討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當反社會人格到底好不好?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良知和責任的束縛,我們可以不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標,成功率會大大提高。(古往今來,“厚黑學”不是永遠流行么?搞得好像放棄良知很容易一樣。)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癥狀表現(xiàn)和案例

在大腦中,存在著控制恐懼感的特定腦區(qū),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這一部分腦區(qū)和正常人相比,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上的異常。

這可能導致了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比正常人更難感受到恐懼感?;蛘哒f,他們的特殊生理結(jié)構(gòu)決定了他們比一般人的膽子更大,更加的無所顧忌、為所欲為。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具有下面三種人格障礙的特點,他們中有的每天都在表演(表演型人格障礙),有的時刻都在回避(回避型人格障礙),有的長期處在一種情緒和行為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邊緣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

他們的社會功能都有所損傷,不能像正常人一樣進行工作和社會交往,甚至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還會存在自傷和自殺的念頭或者行為,他們中的有些人為自己的狀態(tài)感到十分痛苦,有些人的行為讓他人感到痛苦,但是這三種人格障礙給他人帶來的傷痛和接下來要提到的這種人格障礙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這種人格障礙是十分具有威脅性的,因為患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通常會有傷害他人的行為,并且從不為此感到內(nèi)疚;同時這種人格障礙的患者也是在人群中很容易碰到的,因為這種人格障礙的患病率非常高,在某些地區(qū)的統(tǒng)計中,竟然達到了4%。4%是什么概念呢?平均100個人中有4個人,2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這種變態(tài)心理。

在你的辦公室里,一共有多少位同事?在你的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位同學?大家都會計算簡單的乘法,那么也就知道在你身邊,可能潛伏了多少位患有這種人格障礙的“危險分子”。有人可能會說這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這里是要通過這個概率使大家了解其危害性,這種人格障礙的名字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下面我們來看幾位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表現(xiàn)以及他們的咨詢師對于他們表現(xiàn)的評價和概括。

A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曾對咨詢師說過以下的話:“我偷過同事新買的錢包,里面還有很多錢,當時只是為了好玩,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我非常后悔做了這件事,覺得很對不起同事,因為他為了這件事悶悶不樂了很久,那段時間他的日子過得也很拮據(jù)……你看到我身上的文身了嗎?那是我年輕的時候弄的,那個時候真不懂事,以為這樣很酷,但實際上這給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我現(xiàn)在想把它弄掉,讓我看上去更像好人一點……我挺恨以前的自己的,不爭氣,如果有機會重來,我希望自己過另一種生活……”此處補充在A已經(jīng)接受了相當長的時間的治療后,A的咨詢師對他的評價:他經(jīng)常提到他內(nèi)疚、自責、懊悔,但那絕對是在演戲,實際上,他從來沒有內(nèi)疚或者悔恨過。不過我也要承認,他的演技實在是太好了,他騙過了很多人(也包括剛接觸他的我),很多人一直被他騙著。

B是個女孩子,但卻喜歡飆車。她曾經(jīng)在上班途中,為了超過一輛和她的車同樣車型的陌生車輛而瘋狂加速、連闖紅燈,結(jié)果造成了三車連撞的嚴重交通事故。上大學的時候,她因為很喜歡同學的一套首飾,甚至采取了強搶的辦法。她完全有經(jīng)濟能力自己買相似的首飾,但她覺得搶來更有意思。

她的心理咨詢師形容她做事從來不顧后果,在她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什么叫作“沖動是魔鬼”。

現(xiàn)在你知道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有多出格了吧?實際上遠不止如此。

反社會型人格被歸為“變態(tài)”。對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來說,他們幾乎不知道社會規(guī)范為何物,不論是白紙黑字的法律,還是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對他們來說,只要他們高興,這都不是事兒,都可以違反。所以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想法和行為是絕大多數(shù)正常人接受不了的。

他們不僅無視社會規(guī)范,而且也沒有良心,是十足的“白眼狼”。內(nèi)疚?后悔?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從來沒有體會過這樣的情緒。他們是十足的“謊話精”,欺騙和偽裝也是他們的樂趣之一。

他們還是十足的“冒險王”,頭腦發(fā)熱,做事沖動,不計后果,不負責任,好像他們畢生所求,就是那些冒險和刺激的感受而已。他們的沖動還體現(xiàn)在他們做事時完全沒有計劃性,他們所做出的決定往往根本沒有征兆。比如,他們會頻繁地更換工作和住處,甚至,他們會頻繁地更換身邊的性伴侶,而他們卻說不出什么實質(zhì)的原因。

他們還具有很強的操縱欲和控制欲,頗有自己便是如來佛祖,任何人都是孫悟空,都逃不出我的五指山的想法傾向。如果僅僅是以上這些,那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似乎還不至于成為一種極大的威脅,也不至于讓很多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老師如此頭疼。

事實上,除了欺騙、冒險能給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帶來樂趣之外,他們最大的興奮點似乎還在于——整人。這里說的“整人”只是一種說法而已,要知道,實際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可不只是整蠱老師而已,他們是真的會做出許多侵犯他人的行為。相信你也聽過不少變態(tài)殺人狂的例子,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

反社會人格案例

反社會人格案例

如果你不太喜歡真實事件的沉重,或許你可以看一部影片來感受一下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的作為。獲得1999年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電影《綠里奇跡》(The Green Mile)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部電影中的兩個人物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刻畫的相當直觀到位。

如果你的心臟沒有那么脆弱,還有興趣了解一些生活中真實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犯罪的例子,那就一起再來看一個案例吧。

C女二十七歲,因殺人罪、詐騙罪和拐賣人口罪被判死刑緩刑兩年執(zhí)行。

在心理學家對犯罪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做出評估的時候,她被認定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這里要簡單地插一句話,我們知道,通常被報告為精神異常的嫌疑犯,在定罪的時候是可以得到一定的精神異常保護的。但是,人格缺陷不包括在內(nèi),所以,即便C被認定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在對她的量刑上,并不會考慮其心理障礙這方面的因素。

C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之后便再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教育,她選擇離家出走,混跡社會。她很小便離家的原因在于,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的她,物質(zhì)條件得不到滿足,而且也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她的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癥,她的父親有賭博的毛病,所以父母不僅沒有對年幼的她盡到照顧的責任,相反,對她來講,打罵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她在讀完小學后,由于家里困難,交不起學費,也就索性不再讀書,甚至跟著一些社會上的人離開了家,開始流浪和漂泊的生活。她為了保護自己還練過武術(shù)。在她十幾歲的時候,曾經(jīng)跟著別人學做小生意,但是相比這種生活,她更喜歡憑借偷和騙來討生活。

不久之后,她找到了一個很快賺錢的方法,拐賣人口。她將把小孩和婦女拐賣到其他的地方當成是自己的一項事業(yè),并且認為這是在幫助他們找到新的人生,而且?guī)湍切┬枰@些婦女和小孩的家庭解決了實際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在拐騙和販賣的過程中,她享受她在這個過程的操縱感,覺得自己可以掌控這些人的人生,這讓她心里感到很愉悅。至于被她拐賣的人的苦難,她卻對此毫無愧疚,覺得心安理得。這期間,為了完成“工作”,她也少不了一再的欺騙,這些行為也讓她感到滿足和快樂。所以,她幾乎是在很愉悅和興奮的狀態(tài)下在觸犯法律。

C自己陳述自己殺人是因為在火車上有一個男子欺負她,因此她用隨身帶的水果刀將這名男子殺了。事實上,這名男子并不是陌生人,而是她的男朋友。在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她就對這位男朋友多有不滿,因為他不能提供給她想要的物質(zhì)生活。再加上她曾經(jīng)學習過武術(shù),加上多年來混跡社會,頗有些功底,所以常常對這位男朋友進行打罵和侵犯。而她最終殺害了這位男子是因為男子提出跟她分手,要離開她去和另外一個女孩過正常的生活。于是她便設(shè)計用水果刀將這位男朋友殺害了,并且在她男朋友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連續(xù)在他的胸口和腹部刺了五刀。而在法庭上,她堅持說是這名男子先對她進行侵犯在前,而她只是出于自衛(wèi)才殺死了這名男子。

雖然C有著殺人、詐騙和拐賣人口的種種劣跡,并確為事實,但是她自己卻認為她只是在“除暴安良、劫富濟貧”。她認為自己不該被判刑,至少不該被判這么重的刑罰。而且她也很不愿意和其他罪犯待在一起,用她自己的話說,其他被抓進來的人都是社會上混的,是人渣,而她自己則是江姐一樣的人物。所以她曾在服刑期間試圖越獄,并且還曾成功地越過高墻,但在十二小時內(nèi)就被監(jiān)獄人員抓了回來。但這并不妨礙她做繼續(xù)逃跑的努力。

她為了離開監(jiān)獄,還自導自演了一出自殺的戲碼,試圖騙過獄警,讓他們相信自己有抑郁癥,并且患有一定的精神障礙。她向監(jiān)獄的工作人員和在監(jiān)獄里服刑的罪犯一遍遍哭訴自己童年的慘痛經(jīng)歷,包括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是如何瘋癲和賭徒父親在輸錢醉酒之后如何對她進行毒打,還有她的男友是如何背叛她,讓她痛不欲生,而這些痛苦的過往讓她再也沒有生活的勇氣了。監(jiān)獄的工作人員幾乎被她騙了,還有不少人對她的遭遇越來越同情,也認為對她的量刑偏重了些,該給予減刑。

監(jiān)獄工作人員不得已請心理醫(yī)生來對她的心理情況進行測評,最開始的時候,咨詢師也被她欺騙了,認為她是因為從小受到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而導致日后的行為問題,并且她在自我成長和發(fā)展上是有要求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會對她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和作用。但當咨詢師了解了更多的信息時,結(jié)合她的行為,咨詢師開始質(zhì)疑她的陳述,這個時候C又表現(xiàn)出了她具有攻擊性的一面。咨詢師最終認為她重復地對咨詢師和監(jiān)獄相關(guān)人員進行欺騙和操縱,她期望能夠控制別人的想法,并利用這些人,包括以心理治療的名義來逃避法律的制裁和自己的責任。

這就是具有反社會型人格的人。他們有時還聲稱自己受過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是因為這些早期惡性的經(jīng)歷才讓自己變得異常。確實,我們承認包括人格障礙在內(nèi)的一些變態(tài)心理的形成,都很有可能是因為患者在人生早期經(jīng)歷過心理創(chuàng)傷所導致的。但是,對于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這個借口通常是不成立的。相反,他們往往才是造成別人心理創(chuàng)傷的人。

變態(tài)殺人狂

你或許聽到過一些變態(tài)殺人狂的例子,看到一些人犯罪的手法極其兇殘、行為令人發(fā)指的時候,你也會忍不住罵一句“這人真是變態(tài)”。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和犯罪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lián)系。實際上,關(guān)于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精神病態(tài)、犯罪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只能說他們之間互有重疊,卻不能說他們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很多罪犯并不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患者,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也未必就會走到觸犯法律的那一步。只是,他們之間的相關(guān)性確實存在。

報名202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的考生,要抓緊時間去備考(報考方面有不懂的疑問,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心理咨詢師方面專業(yè)老師會為你報考提供答疑協(xié)助)。

環(huán)球網(wǎng)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相關(guān)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免費下載按鈕進入題庫下載學習。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wǎng)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實操課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實操課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實操課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心理咨詢實操課各地入口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