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備考資料 > 2018年心理咨詢師三級考點:溝通與人際關系

2018年心理咨詢師三級考點:溝通與人際關系

更新時間:2018-02-22 14:27:48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校 瀏覽316收藏158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摘要】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提供"2018年心理咨詢師三級考點:溝通與人際關系,請心理咨詢師考生認真閱讀下文?! ∽钚沦Y訊:2017年下半年各地心理咨詢師考試信息點擊立即下載 2017心理咨詢師備考指導

  【摘要】環(huán)球網(wǎng)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提供"2018年心理咨詢師三級考點:溝通與人際關系”,請心理咨詢師考生認真閱讀下文。

  最新資訊:2017年下半年各地心理咨詢師考試信息

  第六節(jié) 溝通與人際關系

  一、溝通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

  (一)溝通的定義

  溝通中信息的傳遞和交流的過程,包括人際溝通和大眾溝通。人際溝通是一種直接的溝通形式;大眾溝通也稱傳媒溝通,是一種通過媒體中介的大眾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

  (二)溝通的結(jié)構(gòu)

  溝通過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饋、障礙與背景七個要素構(gòu)成。

  (1)信息源:在人際溝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試圖溝通的個體。

  (2)信息:是溝通者試圖傳達給他人的觀點和情感。

  (3)通道:是溝通過程的信息載體。人際溝通是以試聽交流為主的溝通。

  (4)信息接受者:是溝通的另一方。

  (5)反饋:是溝通成為一個雙向的交互過程。在溝通中,雙方都不斷地把信息回送給對方,這種信息回送過程叫反饋。

  (6)障礙。

  (7)背景:是溝通發(fā)生時的情境,它影響溝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個溝通過程。溝通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等。

  (三)溝通的主要功能

  溝通的主要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

  (1)溝通是獲取信息的手段;

  (2)溝通是思想交流與情感分享的工具;

  (3)溝通是滿足需求、維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溝通是減少沖突,改善人際關系的重要途徑;

  (5)溝通能協(xié)調(diào)群體內(nèi)的行動,促進效率的提高與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

  (四)人際溝通的分類

  (1)人際溝通按組織系統(tǒng)可分為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

  (2)人際溝通按信息流動方向可分為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及平行溝通;

  (3)人際溝通按信息源與接受者的位置關系可分為分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

  (4)兩種基本的語詞溝通形式:口頭溝通與書面溝通;

  (5)根據(jù)溝通雙方對對方的身份和角色的清楚程度可分為現(xiàn)實溝通與虛擬溝通。

  (五)溝通網(wǎng)絡

  人際溝通往往有群體背景。群體成員彼此之間的溝通模式組合起來就形成了溝通網(wǎng)絡。

  1.正式溝通網(wǎng)絡

  在正式群體中,成員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傳遞的結(jié)構(gòu)成為正式溝通網(wǎng)絡。正式溝通網(wǎng)絡一般有五種形式,即鏈式、輪式、圓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比較溝通網(wǎng)絡的溝通質(zhì)量的常用指標有:信息傳遞速度、準確度、接受者接受的信息量及其滿意度。

  2.非正式溝通網(wǎng)絡

  非正式溝通網(wǎng)絡主要有三種典型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信息通過非正式溝通網(wǎng)絡傳播時速度快且影響大;但信息通過非正式溝通網(wǎng)絡傳播時,容易出現(xiàn)失真和歪曲。

  二、身體語言溝通

  身體語言是非詞語性的身體符號,包括目光與面部表情、身體運動與觸摸、姿勢與妝飾、人際距離等。

  (一)目光與面部表情

  1.目光

  人對目光很難做到隨意控制,人的態(tài)度、情緒和情感的變化都可以從眼睛中反映出來。人的情緒變化會反映在瞳孔的變化上。目光接觸是最重要的身體語言溝通方式。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種可以完成精細信息溝通的身體語言信息。面部表情可表現(xiàn)肯定與否定、接納與拒絕、積極與消極、強烈與輕微等情感,它可控、易變、效果較為明顯。面部表情是人們運用較多的身體語言形式之一。

  一般情況下,人們的目光與面部表情是一致的,均與其內(nèi)在心態(tài)對應。但在特殊情況下,個體的目光與面部表情會出現(xiàn)分離,此時表達個體真實心態(tài)的有效線索是目光。

  (二)身體運動與觸摸

  1.身體運動

  身體運動是最易為人發(fā)現(xiàn)的一種身體語言。其中手勢語占有重要位置。

  2.觸摸

  觸摸式人際溝通的有力方式,個體與他人在觸摸和身體接觸的情感體驗最為深刻。在日常生活中,身體接觸是表達某些強烈情感的方式。

  (三)姿勢與妝飾

  姿勢是個體運用身體或肢體的姿態(tài)表達情感及態(tài)度的身體語言。通過姿勢傳遞信息也是常見的身體語言溝通方式。

  服裝、化妝、飾品和攜帶品也都能透露一個人的情趣、愛好、情感、態(tài)度、社會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

  (四)人際距離

  人際距離是溝通與交往時,個體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美國學者霍爾根據(jù)對美國白人中產(chǎn)階級的研究,提出了4種人際距離的概念:

  (1)公眾距離(12~25英尺):在正式場合、演講或其他公共場合溝通時的人際距離,此時的溝通往往是單向的;

  (2)社交距離(4~12英尺):彼此認識的人之間的交往距離;

  (3)個人距離(1.5~4英尺):朋友間交往的距離;

  (4)親密距離(0~18應酬):親人、夫妻之間的溝通和交往距離。

  三、人際關系的原則和理論

  (一)人際關系的定義

  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溝通與交往中建立起來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lián)系,其特點包括:個體性、直接性、情感性。情感是人際關系的主要成分。

  (二)人際關系的建立于發(fā)展階段

  一般來說,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經(jīng)過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穩(wěn)定交往四個階段。

  (1)定向階段:涉及注意、選擇交往對象、與交往對象進行初步溝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動和行為。

  (2)情感探索階段:此階段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階段:雙方的信任感、安全感開始建立,溝通的深度和廣度有所發(fā)展并有較深的情感卷入。

  (4)穩(wěn)定交往階段。

  (三)自我暴露與人際關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也稱自我開放,指在溝通和交往時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展示給他人。奧特曼等發(fā)現(xiàn),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自我暴露的廣度和深度是人際關系深度的一個敏感的“探測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淺到深大致可分為四個水平。第一是情感愛好方面;第二是態(tài)度方面;第三是自我概念與個人人際關系狀況;第四是隱私方面。一般情況下,關系越密切,人們的自我暴露就越廣泛、越深刻。

  (四)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

  1.相互性原則

  2.交換性原則

  3.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4.平等原則

  (五)人際關系三維理論

  心理學家舒茨以人際需要為主線提出了人際關系三維理論,他稱自己的理論是基本人際關系取向(FIRO)理論,其主要觀點是:

  (1)人有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2)人際需要決定了個體與其社會情境的聯(lián)系;

  (3)對于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人們有主動表現(xiàn)和被動表現(xiàn)兩種滿足方式。這樣,三種基本需要再加上主動與被動滿足方式,就構(gòu)成六種基本的人際關系取向:主動包容式、被動包容式、主動支配式、被動支配式、主動情感式、被動情感式。

  (4)童年期的人際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為方式,對個體成年后的人際關

  系有決定性的影響。

  舒茨用三維理論解釋群體的形成與群體的解體,提出了群體整合原則。

  四、人際吸引

  (一)人際吸引的定義

  人際吸引是個體與他人之間情感上相互親密的狀態(tài),是人際關系中的一種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際吸引可分為親合、喜歡和愛情。親合是較低層次的人際吸引,喜歡是中等程度的人際吸引,愛情是最強烈的人際吸引形式。

  (二)影響吸引的因素

  1.熟悉與緊鄰

  熟悉與緊鄰兩者均與人們之間的交往頻率有關但交往頻率與喜歡程度的關系呈倒U型曲線,中等頻率的交往,人們彼此喜歡程度較高。

  2.相似與互補

  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包括:

  (1)信念、價值觀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2)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相似;

  (3)社會背景、地位的相似;

  (4)年齡、經(jīng)驗的相似。

  實際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雙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互補可以看作是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種互補關系會增加吸引和喜歡:

  (1)需要的互補;

  (2)社會角色和職業(yè)的互補;

  (3)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補,如內(nèi)向與外向。

  3.外貌

  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外貌美能產(chǎn)生光環(huán)效應。

  4.才能

  才能一般會增加個體的吸引力。

  5.人格品質(zhì)

  美國學者安德森研究了影響人際關系的人格品質(zhì),見下表。

  影響人際吸引的主要人格品質(zhì)


   最積極品質(zhì)

中間品質(zhì)

最消極品質(zhì)

真誠

固執(zhí)

古怪

誠實

刻板

不友好

理解

大膽

敵意

忠誠

謹慎

饒舌

真實

易激動

自私

可信

文靜

粗魯

智慧

沖動

自負

可信賴

好斗

貪婪

有思想

靦腆

不真誠

體貼

易動情

不善良

熱情

羞怯

不可信

善良

天真

惡毒

友好

不明朗

虛假

快樂

好動

令人討厭

不自私

空想

不老實

幽默

追求物欲

冷酷

負責

反叛

邪惡

開朗

孤獨

裝假

信任

依賴別人

說謊

  五、人際互動

  (一)人際互動的定義

  人際互動就是人際相互作用。互動是一個過程,是由自我互動、人際互動和社會互動組成的。人際互動專指人們在心理和行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會心理學研究較多的領域,它在結(jié)構(gòu)上更強調(diào)角色互動。

  (二)人際互動的形式

  人際互動的主要形式是合作與競爭。

  1.合作及其基本條件

  合作是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標,必須互相配合的一種行為。其基本條件是:

  (1)目標的一致;(環(huán)球網(wǎng)校提供心理咨詢師三級考點)

  (2)共識與規(guī)范;

  (3)相互信賴的合作氛圍。

  2.競爭及其基本條件

  競爭是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爭奪一個共同目標的行為。其基本條件是:

  (1)目標較為稀有或者難得,并且只有雙方對同一目標進行爭奪,才能形成競爭;

  (2)爭奪中可能有零和沖突(一方贏,一方輸),也可能出現(xiàn)雙贏的結(jié)局;

  (3)競爭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進行。

  3.目標手段相互依賴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多伊奇提出了一種解釋競爭與合作行為的理論——目標手段依賴理論。該理論認為,個體行為的目標和手段與他人行為的目標和手段之間如果存在相關依賴關系,他們之間就會產(chǎn)生相互作用。

  環(huán)球網(wǎng)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詢師論壇,將有更多心理咨詢師考友與您一起備考。

  編輯推薦:

  2018年心理咨詢師年后完美備考計劃表

  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報名資料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匯總|心理咨詢師首頁|考試交流論壇

分享到: 編輯:維妮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師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