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導游證 > 導游證備考資料 > 2019年導游證考試《地方導游基礎》:青海省基本概況

2019年導游證考試《地方導游基礎》:青海省基本概況

更新時間:2019-09-18 09:58:35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校 瀏覽67收藏33

導游證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作為一個合格的導游,要熟練掌握導游證考試中《地方導游基礎》這一科目知識點涉及各省市地理、文化、民族等各個方面。環(huán)球網(wǎng)校導游證頻道小編為您整理了“2019年導游證考試《地方導游基礎》:青海省基本概況”,希望能幫助您順利通過導游證考試。

相關推薦:2019年導游證考試《地方導游基礎》全國各省份基本概括匯總

青海省基本概況

青海是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fā)源地,被譽為“江河源頭”和“中華水塔”。因境內(nèi)有全國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青海省簡稱“青”,省會西寧市。

【地理環(huán)境】

青海省地處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其北部、東部與甘肅省相鄰,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南部、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qū)相連,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相接。青海省是西藏、新疆連接內(nèi)地的重要紐帶之一。青海省東西長1200千米,南北寬800千米,總面積72.12萬平方千米,僅次于新疆、西藏、內(nèi)蒙古,居全國第4位。

青海省因地處青藏高原海拔較高,全省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最高海拔6860米,最低海拔1650米。海拔較低的青海東部河湟谷地,包括西寧市在內(nèi),海拔也多在2000米以上。特殊的地質(zhì)結(jié)構(gòu)使青海省會集著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高大山脈,使青海有了“萬山之宗”之美名。其北部有阿爾金山一祁連山脈,南部有唐古拉山脈,中部有著名的昆侖山脈,這些高大的山脈將青海分割為柴達木盆地、共和盆地、河湟谷地和青南高原四大塊。巍巍雪山孕育了無數(shù)江河湖泊,其中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以及長江,還有亞洲著名的河流瀾滄江均發(fā)源于此,構(gòu)成了三江源,使青海享有“中華水塔”及“萬水之源”的美譽。

豐富的水資源也造就了星羅棋布的湖泊,青海省共有大小湖泊458個,湖泊面積12 855平方千米,僅次于西藏,居全國第2位。其中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也是最大的內(nèi)陸成水湖。另外,地處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陸鹽湖之一。

【氣候特征】

青海省深處內(nèi)陸,遠離海洋,地處青藏高原,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其氣候特征是: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冬季漫長、夏季涼爽;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降水量少,地域差異大,東部雨水較多,西部干燥多風,缺氧、寒冷。

年平均氣溫受地形的影響,青海省總的分布形式是北高南低。青海省境內(nèi)各地區(qū)年平均氣溫為-5.1℃一9.0℃,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17.4℃ -4.7℃,其中祁連托勒為最冷的地區(qū);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5.8℃~ 20.2℃,民和為最熱的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祁連山區(qū)、青南高原面積占全省面積的2/3以上,較暖的東部湟水、黃河谷地年平均氣溫為6℃~ 9℃。全省年降水量總的分布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境內(nèi)絕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祁連山區(qū)為410~ 520毫米,東南部的久治、班瑪一帶超過600毫米,其中久治為降水量最大的地區(qū),年平均降水量達到745毫米;柴達木盆地年降水量為17~ 182毫米,盆地西北部少于50毫米,其中冷湖為降水最少的地區(qū)。無霜期東部農(nóng)業(yè)區(qū)為3~5個月,其他地區(qū)僅l~2個月,三江源部分地區(qū)無絕對無霜期。全省年太陽輻射總量僅次于西藏,平均年輻射總量可達5860~ 7400兆焦耳/平方米,日照時數(shù)2336~ 3341小時,太陽能資源豐富。近年來,青海省氣溫升高、降水量增加,加之生態(tài)建設保護工程的實施,青海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

【行政區(qū)劃】

截至2016年年底,青海省現(xiàn)轄6個民族自治州,2個地級市,6個市轄區(qū),3個縣級市,27個縣,7個自治縣,3個縣級行委。其中6個民族自治州分別是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個地級市分別是西寧市、海東市。3個縣級市分別是隸屬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德令哈市、格爾木市和玉樹藏族自治州的玉樹市。

【歷史沿革】

青海歷史悠久,地處華夏民族的搖籃一一黃河、長江的源頭。早在距今二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青海先民即在今柴達木盆地、昆侖山一帶活動生息。小柴旦湖遺址是青藏高原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的時代最早的遺存,是青海地區(qū)舊石器時代重要遺址。青海地居祖國西陲,從文字記載和地下發(fā)掘來看,最早生息活動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是我國西部古老民族之一的羌族。無弋愛劍是春秋時期羌人的著名首領,也是最早見于史籍記載的羌人領袖。

吐谷渾王國、南涼王國、青唐政權(quán)是青海古代歷史上存在的三大王國,其中吐谷渾王國,也稱青海草原王國,是東晉咸和五年(330年)左右,由鮮卑族慕容氏在青海境內(nèi)及甘肅南部建立的地方政權(quán),立國350年之久,成為青海古代歷史上立國時間最長的政權(quán),對青海古代歷史、經(jīng)濟、文化、交通等方面產(chǎn)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928年9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決定新建青海省,治設西寧。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建制。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軍政委員會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組成,西寧市為省會。

【人口民族】

青海省地廣人稀,人口較少。1990年人口445.69萬,人口密度6.2人/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8.43萬人,城鎮(zhèn)295.98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50.3%;鄉(xiāng)村292.45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9.7%。

青海省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現(xiàn)有55個民族。截至2015年年底,少數(shù)民族人口280.74萬人,占全省人口的47.71%。

【宗教信仰】

青海省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省內(nèi)有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6個世居民族,而各民族人民群眾都有宗教信仰,因此青海也是個多宗教信仰的省份,主要有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等。其中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傳佛教,也有一部分漢族信仰藏傳佛教;本教也擁有一定的信仰群眾;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漢族中有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漢傳佛教和道教。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最廣,遍及全省各個地區(qū);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在城鎮(zhèn)和鐵路沿線;漢傳佛教和道教在一些農(nóng)業(yè)區(qū)有一定的影響。

【交通狀況】

青海省境內(nèi)5條國道構(gòu)成“兩橫”(即國道109線、國道315線)、“三縱”(即國道214線、國道215線、國道227線)主骨架,23條省道縱橫交錯,330多條縣鄉(xiāng)道路相連,形成輻射全省城鄉(xiāng)牧區(qū)的公路網(wǎng)。

青海省鐵路營運里程2274千米。其中,高速鐵路218千米。

青海省運營的民航機場有3個,支線機場現(xiàn)有4個(格爾木、玉樹、德令哈、花土溝)。

【自然資源】

青海省自然資源豐富,是個資源型省份。礦產(chǎn)資源品種比較齊全,分布集中,有很高的開采價值。青海境內(nèi)已探明礦區(qū)700余處,探明儲量的礦種105種,其中有52種居全國前10位,居第1位的是鋰、鍶、冶金用石英巖、芒硝、電石用石灰?guī)r、化肥用蛇紋巖、鈉鹽、鉀鹽、鎂鹽、石棉、玻璃用石英巖等11種。

青海省是個多湖泊的高原省,湖泊面積僅次于西藏,居全國第2位。尤其以黃河流域水電資源最為豐富。黃河上游龍羊峽256千米的河段上,落差860米,可修建大型水電站6座、中型水電站7座,裝機容量110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360多億千瓦時,被譽為我國水力資源的“富礦”地帶、“黃金水道”。

青海省河流湖泊眾多,水面類型多樣,有魚水面積107萬公頃,水產(chǎn)資源十分豐富,主要魚種有青海湖裸鯉魚、花斑裸鯉魚、光唇重唇魚、哲羅鮭、條鰍等40余種。

青海省擁有廣袤無垠的草原、不見曦月的森林,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高原野生動植物的生長、棲息和繁衍提供了獨特的自然條件,是無數(shù)珍禽異獸的天然樂園。其中國家1類保護動物有野駱駝、野牦牛、野驢、藏羚羊、盤羊、白唇鹿、雪豹、黑頸鶴、蘇門羚、黑鸛10種。

【文化藝術】

青海各主體世居民族在長期的經(jīng)濟文化交往中形成和發(fā)展,并出現(xiàn)許多經(jīng)典藝術成果。除巖畫和彩陶外,還有許多經(jīng)典藝術得以傳承,是活態(tài)的經(jīng)典藝術。

青海巖畫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遺存,主要是古代羌人、吐谷渾人的文化遺存。青海巖畫主要分布在玉樹縣勒巴溝、剛察縣的哈龍溝、都蘭縣的巴哈默力溝、可可西里的野牛溝、共和縣的湖里木溝、天峻縣的魯茫淘、盧山及海北、海南、海西和玉樹廣大地區(qū),共有近20處,共1000多幅圖畫。青海巖畫主要分人物巖畫、動物巖畫、宗教巖畫、器具巖畫4類。

青海被譽為彩陶的故鄉(xiāng),中國經(jīng)典彩陶藝術有大通上孫家寨、同德宗日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還有樂都柳灣出土的大量彩陶。1974-1981年,樂都柳灣原始社會氏族公共基地考古發(fā)掘中,有近4萬件文物驚現(xiàn)于世,其中彩陶2萬余件,最多的一個墓葬出土了陶器91件。其中墓葬包括了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種文化類型,屬于新石器時代,這4種文化類型延續(xù)時間長達1500年之久。彩陶文化是青海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海獨特的文化名片。

青海河湟“花兒”,是一種民間情歌,一般認為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發(fā)展繁榮于近現(xiàn)代。“花兒”又被稱為“少年”,一般只在山野歌唱,并且要回避長輩及家人。演唱時,稱為“漫少年”。其聲調(diào)既高亢嘹亮,又委婉動聽;內(nèi)容既有繁復的敘事,又有即興的抒情;形式既有四句為主的,也有同時輔之以兩小短句而成為前后對稱的六句式;既可獨唱,又可合唱。青海“花兒”的“令兒”(曲調(diào))有“白牡丹令”“尕馬兒令”“東峽令”等70~ 80種,其比興優(yōu)雅動聽,賦詞明快清新,藝術性很高。像樂都瞿曇寺的四月八、六月十五,互助土族自治縣的二月二擂臺會、大通老爺山的六月六等,很自然地發(fā)展為著名的“花兒會”。

今黃南藏族自治州的熱貢藝術有唐卡、壁畫、雕塑(泥塑、木雕)、堆繡、建筑彩繪圖案等,表現(xiàn)出歷史文化、民俗、宗教等諸多內(nèi)容,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逐漸提煉、發(fā)展成為獨具一格的藝術形式。唐卡是用于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畫于布面上,用綢緞縫制裝裱而成的繪畫藝術。歷經(jīng)干百年的傳承和發(fā)展,唐卡藝術已成為青海熱貢藝術的著名品牌。

青海還有平弦、越弦、目連戲、駱駝戲等各種曲藝形式。

【特產(chǎn)美食】

青海省境內(nèi)民族多,因此,這里的特產(chǎn)美食也是種類繁多,各縣特色。

工藝品有藏刀、藏毯、唐卡、土族刺繡等;特色小吃有酸奶、釀皮、甜醅、馓子、手抓羊肉、尕面片、狗澆尿、抓面等;名酒有互助青稞酒;著名的中藥有冬蟲夏草、紅景天、雪蓮、藏茵陳、麝香、鹿茸、大黃、枸杞等。

青海因其地理位置的獨特性,以及所含民族的多樣性,造就了當?shù)貥O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青海的飲食不是單一的,而是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飲食文化。因青海省民族眾多,僅以六大世居民族為例。漢族的傳統(tǒng)主食是白面制品,有饅頭、餃子、面條、烙餅、醸皮子等各種花樣,其食法同甘肅、陜西接近,口味偏酸辣。漢族很多飲食習慣都受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影響,因此漢族的飲食吸收了各個民族的飲食特點,而成為一種集合體存在。面條多采用抻拉法,可寬可細。藏族以酥油茶和糌粑為日常的主食,藏區(qū)的風干肉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食品,除此之外青稞酒受到各地藏族的普遍喜歡。回族以面食為主,主要有油香、馓子、花花、拉面、面片等,最出名的有手抓羊肉、牛羊肉雜碎、黃燜羊肉、炕鍋、羊肉泡饃等?;刈迦嗣裣矏酆炔?,其中最有特色的茶稱為“蓋碗茶”,俗稱“三炮臺”。土族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為多,民間有不少以當?shù)赝撂禺a(chǎn)為原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哈力海(蕁麻葉粉和青稞面拌成的面糊,用油煎薄餅卷著吃)、沓乎日(一種灶內(nèi)悶熱的饃)、燒賣(油炒面包子)等,日常喜飲茯茶、酥油茶以及青稞釀成的酩餾酒。撤拉族以面食作為他們的主食,制作方法頗為講究,有油香、鍋盔、花卷、面片、拉面、馓飯、攪團等,名目繁多。此外,撒拉族也喜飲茶。蒙古族以牛羊肉、奶制品和青稞炒面為主要食物,冬秋季節(jié)多食肉類,春夏多食奶類。

【民俗風情】

青海的民族風情主要體現(xiàn)在土族和撒拉族兩個少數(shù)民族的習俗上。土族重禮好客,凡前來拜訪和投宿的客人都會得到熱情接待。人們常說:“客來了,福來了!”用上等的茶飯和美酒予以款待。用餐前,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吉祥如意三杯酒??腿似鸪虝r,主人在大門口向客人又敬三杯酒,叫做上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客人,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土族人民對朋友忠實守信,有尊長敬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土族服飾分為婦女服飾、姑娘服飾、青壯年男子服飾以及老年男子服飾。婦女一般穿繡花小領斜襟長衫,兩袖由紅、黃、橙、藍、白、綠、黑七色彩布圈做成,俗稱七彩袖。發(fā)式、“帖彎”顏色和額帶的不同,常是區(qū)別已婚或未婚婦女的標志(“帖彎”指褲子膝下部分套著一節(jié)褲筒,已婚婦女是藍色或黑色,未婚姑娘為紅色)。

“納頓”節(jié)是青海民和地區(qū)土族一年一度慶豐收、謝神恩節(jié)日。時間從農(nóng)歷七月中旬開始,一村接一村舉行,直到九月中旬結(jié)束。

土族忌食馬、騾、驢等奇蹄動物肉;忌在牲畜圈棚內(nèi)大小便;家里佛堂和寺廟禁服喪者和產(chǎn)婦進入;不戴帽子、不穿長衫的婦女禁在長輩面前行走;忌諱用有裂縫的碗給客人倒茶;遠行或辦婚事,清早出門忌碰到空水桶、空背斗及不潔凈的東西,認為碰到不吉,應返回改日再行;忌進入剛生孩子、剛安裝了新大門或發(fā)現(xiàn)傳染病的人家。家里有禁忌的大門標志是:大門旁貼一方紅紙,插上柏樹枝或在門邊煨一堆火。

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服飾、禮俗與回族相似。

【旅游資源】

青海的旅游資源博大而豐厚。有聞名世界的可可西里、穿越時空的唐蕃古道、華夏最美的山峰——昆侖山、中國最美的湖泊一一青海湖、三江之源——長江、黃河、瀾滄江;有藏族、土族、撒拉族等異彩紛呈的民族歌舞,大型歷史藏戲《松贊干布》、大型音畫歌舞《秘境青?!返忍厣珓∧?,“青海國際水與生命音樂之旅”等沒有國界的音樂;有環(huán)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世界攀巖錦標賽、青海湖國際詩歌節(jié)、中國青海三江源國際攝影節(jié)等國際性的文化體育活動和中國青海綠色經(jīng)濟投資貿(mào)易洽談會、國際藏毯展覽會等招商引資會展項目;有7處國家地質(zhì)公園: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zhì)公園、互助嘉定國家地質(zhì)公園、久治年保玉則國家地質(zhì)公園、昆侖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貴德國家地質(zhì)公園、瑪泌阿尼瑪卿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青海湖國家地質(zhì)公園。

奇異的地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高原氣候、眾多的名勝古跡,形成了青海三大旅游景區(qū)。東部旅游區(qū):有湟中塔爾寺(5A級旅游景區(qū))覽勝,酥油花、堆繡、壁畫被譽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同仁“熱貢藝術”鑒賞,繪畫、雕塑、堆繡等藝術精巧絕倫,藏鄉(xiāng)“六月會”、土族“於菟”舞、藏戲等民俗、民間舞蹈、戲劇古老神秘;百里油菜花海賞景(百里油菜花海位于門源縣、祁連山與大坂山之間的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北方小油菜基地,2013年榮獲“全球十大絕美花海”稱號,每年7月的門源油菜花旅游節(jié)是觀賞油菜花的最佳時機);孟達林區(qū)觀光、柳灣文物考古、土族和撤拉族之鄉(xiāng)民俗風情游、尖扎坎布拉國家級森林公園等。青海湖旅游區(qū):包括日月山尋古、青海湖漫游、鳥島奇觀等,周邊還有西??す懦?、新月沙丘、隆寶灘黑頸鶴保護區(qū)和金鍛灘草原(世界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的誕生地)。西部旅游區(qū):有源頭漂流、巴隆國際狩獵場、阿尼瑪卿山、昆侖山、新青峰、萬丈鹽橋、澤庫和日石經(jīng)墻、南八仙風蝕雅丹地貌、青南高原的凍土地貌、黃河谷地大峽谷等。青海省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濕地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各位考生在備考過程中不要忘記打印準考證參加考試,為避免錯過打印準考證,建議您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

環(huán)球網(wǎng)校小編溫馨提醒:以上內(nèi)容就是環(huán)球網(wǎng)校導游頻道為您整理的“2019年導游證考試《地方導游基礎》:青海省基本概況”,更多導游證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wǎng)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導游證資格查詢

導游證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導游證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